前沿问题探讨

  •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的演进逻辑与实践路径

    崔藏金;王菲;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经历了阅读与翻译能力目标时期、“双基”目标时期、三维目标时期和核心素养目标时期四个阶段。课程目标的演进呈现出多维度系统化、从低阶向高阶认知层次和素养目标迈进、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发展三大特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制定的逻辑理路分析,本文提出了核心素养教学的三重实践路径:以文化基因解码重构语言教育价值坐标,以智能技术驱动实现教学范式生态化转型,以情感联结机制保障学习主体全面发展。

    2025年07期 No.325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 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的路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市义务教育阶段为例

    吴蔚;

    “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治理与校内减负提质是双线并行的工程。由于所涉及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校外培训机构的多元性以及地域差异等因素,聚焦行动的背后也存在风险和挑战。本文结合当前宏观教育战略及政策背景的演化,以S市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剖析在政策规制下的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进而为下一步行动提出改进对策。

    2025年07期 No.325 12-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教育视点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公开课的价值重塑和路径优化

    何永红;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小学教师公开课面临着新旧问题交织的发展困境。文章从传统公开课的系统关系和表象特点入手,分析了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新时代公开课要回归“立德树人”的价值初心,建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双核联动的公开课模型,明确其促进学生成长和服务教师发展的双重价值,以及借力人机协同的实施路径。

    2025年07期 No.325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 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勇;姚方悦;王爱菊;

    自“拔尖创新人才”一词出现以来,我国学者围绕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课程教学、选拔方式、师资、机制和政策等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课程教学创新不够、选拔机制缺乏科学性、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以及政策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加强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体论探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创新性、特色化、衔接式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更加公平、多元、动态的选拔机制,建立特殊选拔通道;加强教师教育,提升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构等。

    2025年07期 No.325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比较教育研究

  • 赋权与转化:美国数字化游戏学习的跨学科实践与启示

    王璐莹;

    随着数字技术重塑教育生态,数字化游戏学习凭借其在提升学习者参与度、学习效率与跨学科能力方面的优势,成为全球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美国通过情境化任务、协作机制与自适应反馈实现“主动建构”,依托多元协同开发与科学评估构建以“赋权—意义—愉悦”为特征的教育游戏生态。其对我国的启示包括: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建立教育价值导向的逆向设计范式,完善融知识、思维与行为于一体的三维评估体系,并推行分层分类普及策略,以推动数字化游戏学习与教育生态的深度融合。

    2025年07期 No.32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德育研究

  • 道德密度理论视域下中小学德育的现代性困境与重构路径

    王健;孙昊;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中国特色德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下,面对社会转型和AI技术的冲击,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文章借鉴涂尔干道德密度理论分析框架,提出通过强化学校道德共同体功能、构建理性权威的教师角色、开发情境化德育课程等实践策略,旨在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回归生活、融入实践、触动心灵。

    2025年07期 No.325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课程与教学研究

  • 以思维能力培育为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维度、实践困境及进路剖析——以《水浒传》为例

    王应梅;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在思维培育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以《水浒传》为代表的经典文本阅读能系统构建学生的学理思维。当前教学实践仍面临多维困境:学生存在动机缺失、认知断层与思维固化问题;教师遭遇知识整合、分层教学与评价工具的专业挑战;学校受制于课程结构、教研体系与物理场域限制;家庭面临文化资本、资源配置与协同机制短板;社会受功利导向、资源供给与理论创新的制约。文章通过结构化导读任务培育逻辑思维,依托专题探究活动发展辩证思维,采用互文研讨实践提升创造思维,以期为破解整本书阅读中的思维培养难题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2025年07期 No.325 49-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 数字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策略研究

    朱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已成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类型和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将其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体现了符合教改要求和满足教学需要的现实必要性,展现了赋能教师建立高效课堂与赋能学生素养能力提升的突出优越性。课堂是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积极探索数字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提升教学资源丰富性、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认知理解深刻性、提高教学内容直观性、拓宽学习成果展示性的应用策略,能为美术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提供参考,为促进小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借鉴,为增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效提供指引。

    2025年07期 No.325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 基于地域资源的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探究——以“走进红树林”校本课程为例

    郝琦蕾;陈冬惠;陈梅;

    文章明晰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其目标的综合性、主题的地域性、内容的跨学科性的特点,基于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地域文化特色及社会生活统整点来选定课程主题;以学情为背景,以核心素养为旨归设计课程目标;以关联不同学科、解决现实问题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取向整合课程内容;从强化多元融合,坚守“素养导向”原则出发进行课程评价。以“走进红树林”为案例,文章阐述基于地域资源的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为中小学教师开发与实施跨学科校本课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07期 No.325 61-6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 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认知困境、归因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典型错误案例的分析

    冯铮;

    文章聚焦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认知困境,分析制约数学概念理解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四类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依托情境化探究,深化概念生成过程,通过制作概念对比,辨析表,厘清认知边界,建立错题档案,实现系统性知识复盘等针对性策略,旨在突破数学概念理解的认知困境,为教学从知识覆盖转向素养生成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2025年07期 No.325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教师专业发展

  • 支持教师团队工作重塑的学校管理策略

    李丹;束涌;

    工作重塑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理论框架从调控工作要求与优化工作资源的角度出发,可为学校支持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效路径。其具体做法包括:减少阻碍性工作要求,精简非教学事务,优化时间安排;增加组织性工作资源,增强教师工作自主权;增加社会性工作资源,营造安全信任的组织氛围,促进协作与情感支持;增加挑战性工作要求,设定具有成长性的教学与教研目标。结合我国学校行政主导性强、集体主义文化浓厚以及“双减”等具体政策背景,文章探讨了上述源于西方的理论框架在本土学校管理情境中的应用与适应性调整。

    2025年07期 No.325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教师数字素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与启示

    周锦萱;张中原;

    文章对近20年中外数据库中841篇教师数字素养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内教师数字素养研究存在概念建构模糊与跨文化适配困难、过度依赖政策引导,导致教师实践空洞化,以及方法受限且缺乏情境化分析等问题。经研究分析,文章提出三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研究的路径:理论层面应实现“三元耦合”,实践中需推进系统统筹,方法上应促进跨域融合。

    2025年07期 No.325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广东省59位中学领导者的访谈

    童宏保;储勤爽;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发展教育事业意义重大。广东省作为教育改革的前沿地区,在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部分学校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有诸多学校面临挑战。通过对59位来自广东省不同地区的中学领导者访谈发现,其实施困境主要体现在配套机制、思维认知、队伍建设和运作体系四个方面。为此,建议推进新机制应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更新思想观念,把握改革方向;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人才质量;健全运行体系,提高治理效能,以此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为全国提供广东创新范式。

    2025年07期 No.325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 矛盾的力量——新加坡教育的启示

    <正>作者:[新加坡]黄博智著Pak Tee Ng[新加坡]方瑜译出版时间:2025年9月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黄博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工作者,苏格兰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成员,剑桥大学克莱尔学堂终身会员,曾任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及专业发展院副院长(领导学习)、政策与领导研究学术部主任。长期投身教育变革、政策与领导力研究,专注于学校与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多次应邀在国际文凭全球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亦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在教育变革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

    2025年07期 No.3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学会教育科研:助推一线教师取得科研成果

    <正>作者:张才龙著出版时间:2025年10月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张才龙,上海市教育科研专业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上海普教科研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先后担任上海市南汇县(今浦东新区)和徐汇区的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28年。30多年深入教育第一线,致力于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学校教育科研等研究,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20项(主持完成17项)。长期主持地区教育科研规划、评审工作,并成功指导1000多位教师取得科研成果。

    2025年07期 No.32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教育参考》征稿启事

    <正>助教师成为研究者让学术贴近教育现埸《教育参考》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基础教育类学术期刊,上海市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被评定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我们致力于发现、推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上和学术上具有高水平的创新力作,以服务教育实践、教育决策与教育学科建设。开设的栏目有:前沿问题探讨、教育政策研究、教育视点、德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2025年本刊关注的重点议题有:国内外最新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育思考与实践、中小学学科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2025年07期 No.32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 下载本期数据